铅期货交易首月大摆“空头宴” 初步企稳不改弱势格局

2011年05月20日 9:31 480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5月20日报道,铅期货上市首个交易月大摆“空头宴”,从19570元的高位一路跌至16190元,中间经历了29个交易日,随后在5月9日展开反弹,8个交易日之后,仍然被20日均线压制,呈震荡盘整态势,但已出现企稳迹象。

  沪铅昨早盘领涨商品期货
  昨日铅期货主力合约PB1109高开后,首次跨越20日均线,后呈低走态势,午盘沪铅PB1109合约报收16990元,上涨了275元,涨幅1.65%,而昨上午10:00时,沪铅主力PB1109合约涨幅居首,上涨2.12%,领涨国内商品期货市场。
  据最新消息显示,现货铅昨报16200-16400元/吨,上涨350元/吨。金沙铅、南方铅普遍报价在16250元/吨附近。
  沪铅昨日跟随隔夜外盘涨势高开持稳,现货市场跟涨,普遍报价重回16200元/吨以上。
  尽管云南铅流通率目前依然较低,后市价格若能继续走强,货源将重现市场。但是另一方面,当前现货看空者数量不减,买家偏爱逢低采购。
  有期货分析师表示,在基本金属均保持强势的格局下,前期跌幅较大的铅品种实现大幅的上涨,伦铅的上涨带动了昨日沪铅的高开。
  据了解,18日在整体基本金属均维持强势的背景下,前期下跌较大的伦铅实现大幅上涨,电子盘3月合约收于2449.75美元/吨,日内共上涨154.09美元/吨,涨幅为6.71%。

  产业客户套保没有对手盘
  自3月24日上市以来,沪铅整体价格持续下挫,主力合约由上市初的19570元/吨附近最低探至16190元/吨,市场成交冷清,日成交量一度萎缩至1000余手。
  永安期货北京研究院分析师郭诚表示,沪铅首个交易月的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交易初期,由于市场的新鲜感以及套保用户的积极参与,成交量较大,首个交易日甚至达到74000手以上,其后成交量十分清淡,持仓也基本低位徘徊,日均交易量大概在三四千手附近,持仓则基本保持在2万手以下。
  之前,由于沪铅合约标的物交易单位在25吨/手,保证金一手需要7万元,不少分析师对沪铅上市前景所持态度并不乐观,郭诚表示,目前看来,这种担忧正在不断成为现实。因为这种大合约式的“庞然大物”基本上遏制了散户的交易,门槛的提高虽然对于限制市场炒作现象有着很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正是散户投机者的存在才能够使得市场流动性较好,产业用户才有空间进行套保交易。
  从持仓上也可以看出,有着很多现货背景的期货公司往往是空头的主力,证明产业客户正在积极利用沪铅进行保值业务。但往往由于对手盘的不足,使得量无法扩大。
  华泰长城分析师肖流波也认为,沪铅这种弱势表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沪铅大合约设计降低了投资者参与沪铅投资的积极性。其次,沪铅最早交割合约为9月合约,国内铅企在此远期合约上套保动能不足。第三,国内持续紧缩政策造成的资金紧张和观望情绪抑制了铅相关产业链企业在期货市场上的操作。第四,4月开始的消费淡季使得需求减弱,同时近期发生的多起铅污染事件及限电措施使得许多铅酸蓄电池企业停产整顿或减产,进一步弱化了需求预期。

  初步企稳 短期或仍将弱势
  从近几个交易日走势来看,沪铅价格在16000元/吨已有初步企稳迹象,但当前的止跌可能仅是暂时的。
  华泰长城分析师肖流波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抑制铅价上行的因素还有不少,上半年国内紧缩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经济增速的开始放缓压制着市场做多情绪。汽车产量增幅降速高于预期、人民币升值导致铅酸蓄电池出口受阻等因素使国内下游消费高增长动能减弱。国内因环保问题而加大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大规模整顿进一步抑制相关需求。
  此外,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担忧扩散增加了外围形势的不确定性,全球铅库存持续居于高位加重了对供过于求状况的预期。在众多利空因素环绕下,肖流波认为铅价在未来的一个月内仍难有乐观表现,国内铅价可能跌至15500元/吨一线。
  郭诚则表示,沪铅由于本身成交量的问题,现在更多的是受到伦铅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影响,自身的联动因素并不充分。由于最近各经济体相继出现紧缩迹象,同时国内的消费在国家收紧流动性、遏制通胀的措施下开始减弱,沪锌从上市之后基本上是一路下滑,这也使得前期因为通胀预期囤积在消费链中各个环节的库存问题显得突出。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