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矿产勘查局第一大队创新求发展
2011年05月05日 14:26 9210次浏览 来源: 天山网 分类: 铅锌资讯
从帐篷到空调车,“三光荣”精神不变
沿着戈壁滩上笔直的公路,记者一行来到新疆地矿局某地质大队驻地,远远望去,根本看不到想象中的帐篷,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营房车,颇感意外。走进驻地大门,踏着用钢丝网铺成的道路,记者一行走进每间屋子参观。宿舍、会议室、厨房、餐厅、浴室等应有尽有,俨然就是一个浓缩的现代化办公生活场所。每间屋子都有空调,将严寒酷暑拒之门外。宿舍干净整洁,两三名队员住一间,写字台、床头灯、电源插座等用品齐全;会议室十分宽敞,配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先进设备;厨房里有冰箱、冰柜、灶台等,还有一台价值数万元的饮水净化机……
这样的工作环境,在新疆已经比较普遍。桑少杰告诉记者:“一大队的营地也是按照这样的标准建设的,地质队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新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主要体现在"奋斗"两个字上。条件好了,设备先进了,工作任务也更重了。今年,全队百余名地质队员承担了3亿余元的项目。野外工作量是一部分,编写报告和进行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任务十分繁重。没有奋斗精神,是难以完成的。”
如今,年轻人渐渐成为了队里的主力军,他们继承着“三光荣“精神,并将其升华。
2000年夏天,大队副总工程师彭兴明和几名年轻人带着简易行李,在离分队驻地65公里的红柳沟矿点填图找矿。分队的车辆在给他们送给养时,被突然而至的洪水淹没,所有物资全被冲走,简易小路也被洪水冲坏。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每天只能吃煮海带。因长时间吃不到新鲜蔬菜,身体一度缺乏营养,嘴唇变成了灰黑色,并且严重干裂掉皮,但他们依然坚持开展地质工作,并于当年发现了盘龙沟金矿点。
二分队副技术负责人甘继军今年三十出头,在野外颇有“拼命三郎”的作风。有一次他和同事一起去测量一处剖面,由于地上草长得很高,看不清路面,不小心把脚崴了。他怕影响工作进度,不顾同事的劝说,坚持要测量完才回去,硬是一瘸一拐地把剖面测量完,夜里十点多才摸黑回营地。
去年春节,来自四川的女孩虞文英是在营地里度过的。由于钻孔仍在施工,离不开人,她必须坚守阵地。虞文英来一大队六年,如今已成长为九分队的副技术负责人。她所在的分队2009年4月出队去沙尔湖矿区,不久前刚收队回来,她向记者讲述了沙尔湖的春夏秋冬:“春天,印象最深的就是风大。记得去年4月的一天,风刮的特别大,连门都出不去,沙尘透过窗缝、门缝进到屋里来。由于没法做饭,同事们只好拿出饼干、方便面等食物救急。夏天特别热,地表温度达50多度,一出门就感觉热浪滚滚。因此我们每天很早就出工,想尽早回来,在室内整理材料。但由于任务很重,常常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来,然后再整理材料到凌晨。秋天,又一场大风刮起来,一刮就两三个月。冬天实在是太冷了,特别是刮风的时候,手指尖像针扎一样,出门不到五分钟,手就会变成深紫色,麻木得半天恢复不过来。”虞文英说,“我无法想象老一辈地质队员在帐篷里如何度过这样的春夏秋冬,但也正是他们的精神,影响着我们这些后来者。”
“在旁人眼里,我们的生活枯燥无聊,还要在戈壁滩上忍受寂寞,但我们打心眼里喜欢这工作。”来自吉林的小伙子孙海怀说,“遇到难题,经过讨论研究,调整技术方法获得成功后,那种喜悦是难以形容的。找到一个矿,就像是亲手把一只鸡蛋孵化成小鸡,特有成就感。”孙海华说,在野外的日子里,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小沙丘上看落日,“实在是太美了”。
由于早年南征北战的经历,一大队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人。如今,不断有新鲜的血液注入这支队伍。他们从热爱地质工作到慢慢爱上这片戈壁,在这里安家,为地质事业默默奉献着。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