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铝铅:谁主沉浮
——第七届(2011年)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发展论坛在北京闭幕
2011年04月26日 13:54 16542次浏览 来源: 本网原创 分类: 锡 作者: 安会珍 彭薇
高铜价下挑战和机遇并存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流动性过剩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2010年全年铜价震荡上行,去年末以9688美元/吨收官,全年均价7550美元/吨,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46%,铜的金融属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进入2011年,3月份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的进口量为30.42万吨,环比今年2月份的23.55万吨增加6.87万吨,增幅为29.23%。经济的继续复苏增长,铜需求随之增加,铜价也将维持高位震荡运行。
铜工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处长段绍甫在论坛上表示,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还将继续,短期内流动性还较为宽裕,而精炼铜的供应处于基本平衡略有短缺的状态。今年铜价总体将高于去年,并有望再次突破10000美元。国内铜实际需求量还会保持6%以上的增长幅度,实际消费量将突破700万吨,达到730万吨左右。而保障性商品住房的大规模开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家电、汽车、电线电缆等下游相关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为铜工业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采选业、冶炼企业、加工企业等同时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铜价持续高位利好铜矿采选业,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资本投入项目建设,提高低品位、难采选矿床的开发。
对于铜冶炼企业而言,2011年部分企业与国外矿业公司确定了上半年的铜精矿长协TC/RC为72美元/7.2美分,该费用较2010年上涨54.8%,稍微缓解了经营压力,但是产能过剩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未来铜精矿供应依旧趋紧,加上日本地震,下半年TC/RC的不确定性加大。中国铜冶炼业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是中国铜冶炼业所面临的迫切要求。
2010年以前,铜材出口是铜产品中唯一净出口的产品,其主要市场是美国。自从2010年9月,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铜管征收11.25%至60.85%的反倾销税以后,中国出口到美国铜管数量下降了47.7%,今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铜管数量受此影响很可能继续下滑。
段绍甫表示,铜箔取代铜管材成为2010年铜材出口第一大品种,随着国内铜板带产能的提高和装备技术的升级,出口量还将继续保持高增幅。2011年铜材出口整体保持上升态势,出口品种会逐渐向箔材和板带转移。但是2011年我国有色企业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形势将更为复杂,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分别对中国的无缝铜管、铜管件、铝型材等多种有色金属产业开展反倾销调查,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原料依存度高的中国铜工业,除了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更应更关注国际形势,采用国际化经营策略,打破铜矿资源开发、冶炼、加工的国界,通过收购兼并、战略重组,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组建一批生产经营跨国的铜业公司,提升对全球铜资源的控制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
解读再生铜产业发展
近年来,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再生铜已成为国际铜市场供应的一大重要来源,成为市场需求的有力补充,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扩大。受到基础设施、建筑制造业、中国政府农村电网建设的推进、汽车产业等工的强劲发展的带动,铜需求进一步增加,中国废铜的进口量也越来越大,中国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再生铜市场。
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计划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和成渝经济区等区域改扩建6-8个20万吨再生铜项目。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预计,2015年再生铜产量达到380万吨,可占当年铜产量的40%。重点地区再生铜产能占全国85%以上,形成10万吨以上企业10家,占再生铜总产量60%以上。 再生铜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也水涨船高,“十二五”期间,再生铜熔炼(杂铜-阴极铜)能耗低于290千克标煤/吨,再生铜熔炼金属回收率达到96%以上,企业为此付出的节能成本大大增加,尤其中小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顾问王恭敏在论坛上表示,再生铜行业准入条件正在紧锣密鼓的编制当中,计划将淘汰无烟气治理设施的焚烧工艺和装备,以及鼓风炉、冲天炉、50吨以下的传统固定式反射炉。新建、改扩建的再生铜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技术要求及本地区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现有再生铜企业产能达到2万吨/年,改扩建项目应达到5万吨/年,到2015年淘汰3万吨以下的再生铜冶炼项目。 目前,梧州、清远、汨罗等再生铜循环经济工业园都已经初具规模,有望形成总规模达千亿元产值的再生资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