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优势 江西宜春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
2011年03月04日 13:7 609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类: 稀土
在江西省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强势推进。
这是一个思路清晰的锂电新能源产业,短短两年时间,大气善谋的宜春人瞄准锂电新能源产业这个发展新坐标,积极主动融入世界新能源革命的大潮,全力打造“亚洲锂都”这张亮丽的名片。
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是宜春积极顺应全球新能源产业兴起潮流,充分发挥全国首屈一指锂矿资源优势作出的英明决策和部署。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浪潮中,锂电新能源无疑成为引领未来产业经济发展的一股主流。锂电新能源已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热点。
宜春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工业底子向来比较薄弱。2008年4月,宜春决策者在深入各县(市、区)调研后,深刻认识到:在全国各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中欲实现赶超发展,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工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抢占工业发展制高点。
而这,关键在于找准工业突破口。
在集思广益后,宜春市委、市政府将目光敏锐地聚焦到独一无二的锂资源上。宜春现探明可利用氧化锂的储量约250万吨,其中,宜春钽铌矿可开采氧化锂的储量为110万吨,占全国的31%,世界的12%,居矿石锂矿的世界首位。
锂是自然界最轻的金属,被科学家誉为“工业味精”、“能源之星”,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好材料,是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的重要金属。
目光如炬的宜春决策者当机立断,提出了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全新构想:以锂云母矿资源为依托,对锂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举全市之力,聚全球资源,建设千亿工程,打造亚洲锂都”。
产业要发展,规划是龙头。
2009年4月,宜春形成了《宜春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初稿。为使规划更为科学合理,同年6月10日至11日,该市和江西省科技厅、科协联合主办了锂电新能源产业规划论证会和同舟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前来宜春,为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把脉。
在论证会和论坛上,专家们一致认为:锂电动汽车是锂电新能源产业的高端产品,并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宜春拥有丰富的锂资源,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融入了世界新能源革命发展大潮。
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体系分工中,找准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坐标,宜春人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脚步也更加坚定而铿锵。
《宜春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为打造“亚洲锂都”描绘了更加科学的发展蓝图:以锂电汽车为目标,打造亚洲较大的碳酸锂生产基地,并全部本地加工成工业用品和终端产品;建成中国领先的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建成35万辆以上大、中、小锂电汽车生产基地,并建立国内或国际一流的产品与技术研发、测试中心,打造“亚洲锂都”。在2015年实现产值过1000亿,力争突破1200亿元。为此,江西省将锂电新能源产业列为江西第4个千亿元产业工程和重点发展产业,宜春正打造从锂矿原料→碳酸锂→锂电池材料→锂电池→锂电汽车的完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条。宜春的“亚洲锂都”之梦,正沿着这样一条清晰的“路线图”全速推进。
在推进机制上,宜春市成立了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32个市直单位和10个县(市、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经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全国首个锂电新能源发展局,作为专门办事机构。
在政策扶持上,宜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锂能产业发展的决定》及具体的实施细则,从财政扶持、自主创新、融资服务、资源管理、环保节能、人才引进和企业上市等诸多方面对落户宜春的锂电新能源项目予以扶持。面对当前各地锂电新能源产业风起云涌、竞争激烈的态势,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从更大层面、更大力度上支持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
在扩能改造上,宜春钽铌矿主厂房工程基建项目于2009年7月份正式开工,标志着扩能改造工程已全面铺开。项目扩能改造后,仅矿产品锂云母年产量就将从过去的6万吨增至20万吨以上,可支持年产碳酸锂2万吨,这个产量相当于2008年全国的产量。与此同时,在宜春经济开发区内规划了占地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全国首个国家级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
在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宜春以抢先发展的干劲、抢占技术制高点的雄心和抢夺产业规模优势的意识,努力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资金、技术、人才十分欠缺的宜春,发展的天地顿时变得豪迈而宽广!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