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IT业该给社会责任怎样的交代?
2011年02月11日 13:35 8316次浏览 来源: 中国环境报 分类: 节能减排
IT业污染解决之道
当环境管理沿着供应链条层层递进至原材料生产环节时,品牌企业将有可能真正实现对IT产品生命周期的污染控制。而由此激发的链式连锁反应,将为中国的污染控制提供强大动力。
2010年,在全国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暨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被列为环境保护部2010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环境保护部正在加快《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的制定步伐,并建立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然而,IT行业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不能只靠政府唱独角戏,需要IT品牌和多级供应商的协调行动。
途径一:加强IT产业供应链的环境管理,促进环境管理向供应链延伸。
目前,IT品牌企业的环境管理并没有随着供应链的不断延长而延伸。随着供应链的延伸,供应商数量更加庞大,供应关系更加复杂,而IT品牌企业对于没有直接合同关系的供应商的影响力也会随供应链条的延伸而衰减。
“众多知名IT品牌的制造商之间还存在着层层外包关系,这就使得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往往鞭长莫及。”马军说。
“作为消费者,我们希望当污染排放随着供应链的延长而延伸的时候,IT品牌有必要将环境管理沿供应链向下延伸,形成一个绿色生产链。”达尔问求知社负责人冯永锋表示。
冯永锋还表示,鉴于主要材料供应商往往也是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环境足迹比较大的企业,希望IT品牌能够将环境管理直接延伸到这些主要材料的生产商,以便有效控制自身供应链条的环境风险。
其实,IT品牌可以考虑层层检索的方式。这样的安排将在环境管理沿供应链条延伸时,协助IT品牌在品牌影响力递减和污染风险递增之间找到平衡。当环境管理沿着供应链条层层递进至原材料生产环节时,品牌企业将有可能真正实现对IT产品生命周期的污染控制。而由此激发的链式连锁反应,将为中国的污染控制提供强大动力。
途径二:加强IT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便于消费者监督。
专家表示,重金属污染防治需要环保、水利、海洋、国土部门联合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相关企业应该推动其供应商信息公开,以便将污染排放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事实上,我国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已对有关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
从企业环境管理的角度看,公布排放数据,意味着企业必须对污染排放量的外检或自检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供应商企业可以借此了解自身的污染物控制状况,而IT品牌亦可对其环境足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冯永锋坚定地说,环境信息公开势在必行,消费者是利益相关者,有权知道事情的真相。
途径三:进行第三方审核,促进IT企业积极消除污染记录。
去年,环保组织“绿眼睛”华南自然会办公室主任温美程曾参加了4次特殊的审核——第三方审核。
“对于有污染记录的企业,要想消除‘劣迹’,要经过3次审核。”温美程介绍说,所谓“第三方审核”,首先是内部审核,称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是客户对供应商的审核;第三方审核是外面的咨询公司或者是环保等监督部门对这个企业进行的审核。
马军说,环保组织的推动已引起了越来越多供应商的重视。去年,就有一些国内供应商主动与他们沟通,做出说明,表示要改进措施,消除不良记录。
惠普事件后,惠普一家供应商曾多次表示,应客户惠普要求,对环境违规情况进行解释说明,并详细咨询第三方审核相关事宜。沟通过程中,惠普表示愿意努力促进行业供应链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途径四:倡导消费者的绿色选择,推动IT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当前世界比较流行“环境责任株连”理念,即任何一个零件在污染环境,就是整件商品在污染环境;生产厂商在污染环境,意味着消费者也在污染环境。“绿色供应链”的末端就是消费者,消费者有权利要求各种商品的销售者对自己上游、支流的“商业伙伴”负起责任来。
今年1月1日下午,记者对中关村E世界排队购买iPhone4的34个人进行采访。当记者把“苹果”公司苏州联建生产线上受伤职工的情景告诉他们时,排队的人纷纷摇头表示怀疑;半个小时,有人围拢过来请求再讲一遍;40分钟后先后13个人相继走开;剩下的人也在1小时左右陆续离开。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马军说,36家NGO还以此次调研为基础,展开“2010绿色选择消费者行动”,推动消费者关注IT产品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以绿色消费促进IT业加强供应链环境管理。
马军说:“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企业仅做到回应是不够的,最终希望这些IT品牌及时有效地识别那些超标违规的供应商,找到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完全依靠企业自己主动采取行动、改变企业行为,可能只有一部分企业可以做到,大部分企业则难以做到。”自然之友负责人李波指出,“这就需要每一名消费者利用自己的权利进行选择,选择那些环保的、生产过程不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的产品。”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