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LME评论:期铜收高,受需求强劲预期推动
2011年01月12日 8:54 92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LME
据伦敦1月11日消息,周二基本金属收高,收复近期的跌幅,因逢低承接买盘提供支撑且因投资者继续消化中国和美国2011年需求展望更为强劲的观点。
期铜逆转五日连跌走势并攀升,因企业财报乐观情绪和2011年需求增加预期等推动,但欧元区债务危机和美元走高令市场承压。
强劲的需求展望支撑期铜价格重新涨回到新年交易区间中部,尽管周三葡萄牙公债标售结果未知、市场对中国未来进一步收紧财政政策的担忧以及LME铜库存再次大幅增加均构成了不确定因素。
巴克莱资本基本金属研究部分析师Nicholas Snowdon称,市场特定情况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一起推涨了价格。 “期铜市场上已出现了足够多的问题,这为期价短期继续在区间交投提供了条件。”
Snowdon仍对中国需求前景看好,尽管中国2010年银行贷款跳涨令政府有可能采取下一步财政紧缩政策。
"多数推动中国需求的因素对升息不甚敏感,因此即使中国未来采取进一步收紧政策,这些推动铜和基本金属需求的因素料不会受到负面影响。"美国第三大住房建筑商Lennar公布的季度业绩优于预期,并表示其预计2011年将获利,这亦令美国需求前景改善。
伦敦时间1月11日17:00(北京时间1月12日01:00),三个月期铜报每吨9,510美元,周一收报每吨9,321美元。
上周该合约触及每吨9,754美元的记录高位。
分析师表示,因缺乏基本面消息提供指引,基本金属自宏观经济和汇市寻找交投指引。
Credit Agricole的分析师Robin Bhar称,“整体上看,期铜周二表现不错,市场买盘状况良好。"“但估计市场交投震荡局面将持续,因市场仍在忧虑欧元区债务问题,其将令上档受限,估计年内,如果出现跌势,就会出现逢低承接买盘。”
市场人士普遍预计铜价将延续2010年下半年史无前例的涨势,因矿石品位下滑,新矿投产量稀少,且最大铜消费国中国的需求增加。
投资者正在关注美国经济复苏的迹象。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10年11月批发库存意外下滑,因批发超过市场预期。
美国商务部周二公布,美国11月批发库存较前月下降0.2%,为2009年12月以来首次下降;而美国11月批发销售为3,701亿美元,为2008年9月以来最高。
周一美国最大的铝产商美国铝业(Alcoa)称,第四季实现盈利,扭转了上年同期亏损局面,而且优于市场预期,该公司还预计2011年铝需求料上升12%,因航空和汽车制造业需求增加。
美国铝业强于预期的业绩和数家零售商上调财测为本周开始的第四季业绩期开了个好头。
RBS的分析师Daniel Major称,“美国铝业公布的业绩显示铝需求强劲,美国经济数据改善,而欧元区尚未出现债务危机引发的灾难,这显示今年铝需求将合理增长。”
但FastMarkets的分析师Will Adams称,欧元区债务危机引发美元走高,这令期铜涨幅受限。
该分析师称,本周市场将关注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国债标售,估计国债收益率很可能进一步走高,这货令欧元区的信心再度受到打压。
通常,美元走高令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对非美元货币持有来说变得更为昂贵。
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周二称,日本将买入欧元区债券以帮助提振对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的信心。
Daniel Major称,"日本将买入欧元区债券计划令市场的风险偏好回升,这令基本金属反弹。"期铜在尾盘延续涨势,因欧元兑美元在步履蹒跚,有传言称欧洲央行增加买进葡萄牙公债扶助欧元。
投资者担心目前已经影响希腊和爱尔兰的欧元区债务危机或向葡萄牙扩散。
周二LME铜库存增加1,350吨,至379,650吨,铝库存增加24,200吨,至4,393,700吨,在两个交易日中,该交易所铝库存大幅增加约125,000吨或2.8%。
目前有大量的铝库存和融资交易有关,这将令库存持有者在铝价涨幅高于存贮和保险成本后获利。
现货较三个月铝升水为17美元,约为一年前水平的一半。
Citibank在一份报告中称,"我们应该关注澳洲洪水造成的镍产量损失和约50%的镍生铁产商需要燃煤,而近期燃煤价格大幅走高。"其他金属方面,期镍劲扬约3%,因澳洲洪水对该国多家大型矿商造成影响。
三个月期铝收盘报每吨2,497美元,周一收报2,488美元。
三个月期锌收报每吨2,406美元,周一收报2,379美元。
三个月期铅收报每吨2,595美元,周一收报2,586美元。
周二LME铅库存增加1,300吨至211,675吨,为逾15年来最高水平。
三个月期锡收报每吨26,550美元,周一收报26,250美元。
三个月期镍收盘时没有交易达成,最后买价报每吨24,695美元,周一收报23,875美元。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