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激战背后:业内称美金融大鳄是最终赢家
2010年12月28日 9:59 6018次浏览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分类: 黑色金属 作者: 黄烨
痼疾篇
中国钢企:受压剩微利
“如此低的利润率,企业不如不生产,把现金存到银行吃利息。”说这话的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他说这话的背景是,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统计,2009年全年,全国工业销售利润率的平均水平为5.47%,钢铁行业2.43%的利润率尚不及平均水平一半。
这样的情况在2010年未发生改变。据工信部预计,今年中国粗钢产量将达6.3亿吨,从运行业绩看,钢铁行业的利润水平“不容乐观”,只有3.5%,远不及国内工业各行业平均利润率6%的水平。同时,钢铁行业的利润率排名各行业最低。当然,3.5%已经高于目前一年2.75%的银行存款利率。
“我国钢企在盈利方面确实遇到了难题。”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艳平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以前11个月铁矿石平均价格水平为例,与去年同期每吨79.9美元的平均水平相比,今年126美元的价格确实挤占了钢铁行业利润。工信部材料司原副司长骆铁军也表示,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狭小,自身阶段性的“总量问题”是重要原因,“高企的矿价也侵蚀了行业利润”。
“另一方面,钢铁行业总体仍是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同质化竞争明显,在如此环境下,国内钢价的总体水平并不高。”胡艳平指出,这就是中国钢铁行业面对的“双重挤压”。
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盛志诚则对3.5%的数字表示怀疑。“就我们的统计看,截至目前,钢企的利润说不定没有这么乐观。”他说,“中国钢企需要作出改变,并尽可能在上下游行业进行布局。”正如先前所述,中国钢企已经在海外资产上积极布局,改变对外矿依赖的现状。同时,中国商务部等诸多相关部门也提出了“明年完善铁矿石谈判机制”的要求。
“除了在国外积极进行布局,相关企业也可以通过加强产品质量、技术升级和优化产品结构等手段提高利润。”胡艳平建议,“钢铁行业还可以与下游行业进行战略合作。”事实上,我国不少钢企已经在朝这方面发展。据悉,宝钢、首钢等钢铁行业已经进军汽车零部件产业。
国际投行:隐身拿大头
“综合各方情况看。华尔街的金融大鳄才是历年铁矿石谈判的最大受益者。”有分析人士认为。
首先,国际投行本就与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三大矿商有密切联系。众所周知,与日本钢企新日铁密切相关的三井物产是淡水河谷大股东之一。不过,有媒体报道,三井物产同样与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关系密切。有业内人士称,淡水河谷在中国铁矿石市场的收益,不仅巴西和日本钢铁行业在分享,高盛同样能分一杯羹。
与此同时,在2009年必和必拓年报中,前五大股东分别是HSBC Australia Nominees Pty Ltd(汇丰)和J P Morgan Nominees(Australia)Limited(摩根大通)、National Nominees Ltd、Citicorp Nominees Pty Limited和花旗银行,这5家公司分别持股16.08%、11.62%、9.41%、8.42%和4.81%。
除了控股矿商,国际投行还大力推行铁矿石掉价期货,推动铁矿石市场金融化。资料显示,摩根士丹利、高盛和巴克莱资本2009年曾推出现金结算的铁矿石投机交易。
此外,海运市场的金融化程度已经非常高,导致矿石运输成本增加。有分析师告诉记者,“海运金融衍生品FFA(干散货远期运价合约)的出现早已改变了海运行业定价模式。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出现在海运市场,借机炒高国际干散货运价(BDI),进而,增加供应商们的铁矿石到岸价格。”
目前,国际投行已开始预热2011年度铁矿石谈判。今年10月,高盛在上调淡水河谷股价目标同时,还上调了2011年出售给中国的铁矿石现货平均价格,从每吨135美元涨至146美元,原因是“中国市场铁矿石需求持续保持旺盛状态”。
事实上,无论是海运市场的炒作,还是掉价期货的火热,抑或投行发布的报告,中钢协相关人士已有清醒认识。中钢协副会长罗冰生就曾说:“现在,三大矿山都由金融资本控制,千方百计以追求当期最高利益为出发点,不考虑企业长期利益。”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钢铁行业还难与垄断市场的三大矿山和长袖善舞的金融机构抗衡,中国钢铁行业或许应该先从内部解决相关问题,如解决铁贸易商对铁矿石价格的炒作等。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