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稀土将形成多元化供应格局

——中国稀土学会专家谈全球稀土开发

2010年12月21日 9:58 1724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作者: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截至2008年年底,世界稀土储量为9900万吨(以稀土氧化物REO计),其中,中国为3600万吨,独联体国家为1900万吨,美国为1300万吨,澳大利亚为520万吨,印度为110万吨,其他国家合计有2200万吨。

  ●澳大利亚稀土开发商莱纳斯公司表示,到2014年,全球稀土需求将从今年的13.61万吨上升到19.01万吨。

  ●2009年,中国稀土产量12.48万吨,供应了全球(含中国)95%以上的需求。为此,中国付出了太多的生态环境代价。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加上环境成本,稀土产品的真实成本至少应该是现在账面成本的5倍。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印度及东南亚等国正在重新或者加大对稀土矿的开采,形成全球稀土增量多元化格局,这有利于重构合理的稀土竞争格局。

  从没有一种矿产资源,像现在这样引人注目,那就是稀土。今年10月,关于我国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而管控稀土,国际上抛出许多偏见和误解的言论,我国已明确表态,世界经济渐趋一体化,和平、合作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不会把稀土作为封锁手段,管控稀土资源是我国的主权权利,也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不违反中国的入世承诺。然而,一时之间,稀土成了热门话题,关于稀土的报道也铺天盖地。那么,这种表面上看上去并不起眼,没有亮丽外表的矿产资源,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全球稀土资源及开发,目前又是一种什么状况?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

  稀土不仅仅是“工业味精”,更是“工业维生素”

  无论在纸媒还是在网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对稀土这种描述:稀土有镧、铈、镨、钕、钷、钐、铕 、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镧系元素以及性质与它们相近的钪和钇等17种元素,稀土是“未来元素”、是“工业味精”。对此,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对记者说,其实“味精”的说法并不足以说明稀土的重要作用。味精对于一道菜并不是必需的,没有它可能味道会差一点,但是稀土对现代工业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它更像是维生素,它含有17种元素,正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P,离开了任何一种,生命就不能维持。稀土的每一种元素对于现代工业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他介绍说,由于稀土的17种元素具有独特的原子结构,因而拥有十分活泼的化学性质和优异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

  谈起稀土的作用,张安文似乎信手拈来。他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稀土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我们用的电脑, 其磁盘驱动器就有稀土元素;我们的彩色电视,其艳丽色彩中不可或缺的红色是稀土氧化铕发生的作用;日常应用的陶瓷、玻璃,医院的磁共振、高档照相机的屏幕、机场及地铁中的LED发光灯等都离不开稀土。大到飞机、坦克、导弹、核反应以及宇宙飞船等也都离不开稀土。没有稀土中的钐,爱国者导弹可能就飞不准;没有掺钕钇铝石榴石的激光测距机,M1坦克就不能做到先敌发现。引起世人关注的2010上海世博会和2008年中国举办的奥运会,其变幻莫测的灯光,都是稀土发光材料在背后的默默贡献。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稀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明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都面临着节能减排的挑战,为此,各国开发新能源混合动力车以及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都离不开稀土。记者了解到,澳大利亚稀土开发商莱纳斯公司表示,到2014年,应用于工业磁铁、平板电视以及军工业方面的稀土需求将从今年的13.61万吨上升到19.01万吨。莱纳斯公司预测,届时全球稀土的总供应量仅能达到17万吨,这意味着全球稀土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这种预测是否符合现实,还有待验证。

  张安文告诉记者,如果世界经济稳步回升的话,预计2015年世界稀土需求量可达21万吨,与2009年产量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为8%,大大超过过去20年时间里5%的年平均增速。

  由于稀土资源日益减少,我国为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对稀土开发加强了管理,触动了全球许多国家的神经,对未来稀土供应的担忧促使需求方大量购进,稀土行情变得紧俏起来,高扬的稀土价格吸引各国稀土企业恢复稀土生产或增产,更有多个稀土厂商计划开发新发现的稀土矿。

[1][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