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新材料:行业春天已经来临
2010年12月02日 10:49 17177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稀土 作者: 朱宇琛
源头活水尚未流入?
加大研发需要资金。
稀土下游涉及了广阔而艰深的科技领域,充足的资金支持不可或缺。我国的稀土产业的确吸引了各路资本,今年的资本市场更是沾上稀土概念就“一飞冲天”。但这些钱都流向了何方?
“非常可惜的是,本轮稀土产业整合的实质更倾向于资源的重分配,得到资源以后立即重复建设冶炼分离能力。而不是以科研开发为龙头,以创造科技竞争能力为核心来推动整个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其直接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一大批已具有生产能力与良好技术的稀土生产企业缺料停工,缺乏进一步向下游发展的科研投入的资金与冲动;另一方面,大量的上游生产能力在资源地重复建设。”罗地亚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朱铭岳对此轮整合中体现出的结构失衡颇为遗憾。他指出,中国到目前为止,仍然主要以资源买卖的面目出现。
相应的,备受市场瞩目的稀土出口配额价格也从去年年底的5000元/吨连级跳,最高价位升至40万/吨。
国外企业受累配额之苦,事实上,原本“近水楼台”的国内企业也并不见得在原料采购上顺风顺水。
“现在稀土原料根本轮不到讲价阶段,都已经不放货了。”高玮是内蒙古人,在包头稀土研究院工作多年,人脉深厚。可他告诉记者,当前的情况是,就算是他去进货,也已经非常紧张。而就在两年前,稀土开采和冶炼企业还因为产能过剩而处于亏损边缘。产业链上的利润分配失衡,可见一斑。
“稀土本身并不能直接变成财富,还是要靠下游深加工企业变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真正实现价值。否则无非今天涨价多赚钱,明天跌价少赚钱,不可持续。”朱铭岳呼吁,应该有新观点和方针,来保证此轮整合能够走向提高科研开发、原创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方向,而不是重走资源重分配、资金为王的道路。
那么,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为什么源源流入的资金不愿意进入下游?
“因为目前我国的下游还没有真正非常有吸引力、回报很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值得投入的高科技项目。”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向记者分析,“在中国,稀土功能材料以及再往前的产业链的技术、投入、产能规模都已经比较完整了。但是,实际上稀土材料的高科技应用领域非常广阔而专业,让处于上游、中游的稀土企业来涉及这样的高科技项目,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举例,有的企业从事冶炼分离,有的甚至只涉及过矿产,最多进行到钕铁硼永磁阶段,实际上无法要求很多企业能够有实力去进行高精尖的科研开发。“所以这个行业目前最需要的是由国家来引导方向。这不是单个企业就能够完成的工作。”张忠说。
加大力度开展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尽可能快地提升产品等级,拥有尽量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整个产业的科技进步和结构升级,是目前必须进行的。“如果中国只抢矿不开发,1-2年之后,我们还是停留在原来的低水平,而国外又有了新的原料供应,那么我们就错过了目前稀土产业发展最好的时光。”朱明岳说。
责任编辑:静观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