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原产铟加工后卖回中国 利润近10倍

2010年11月23日 8:57 1297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作者:


  日本控制铟加工核心技术
  虽然中小铟厂退出市场、关税提高等因素让铟出口下降,但这丝毫没有阻止外资染指中国铟资源的热情。在本文的调查中发现,这些外资正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来获取中国的铟资源,其中以日本最为典型。
  “日本是铟需求大国,中国70%的铟出口日本。但是日本将这些原产铟加工成高端产品后,又高价卖给中国企业。”林炼焕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铟产业的发展存在“群龙无首”、中小企业当道的现象,目前拥有100多家铟厂,铟资源呈分散状态,约95%的生产厂家年生产量仅在1~5吨,且多数只能加工初级原料产品。
  “作为最大的铟采购商,日本企业主要采取的是分散采购的方式。”林炼焕表示,日本企业最常用的做法是到铟厂比较集中的区域挨个打听铟厂的产能,然后“狮子大开口”,要求采购。
  “比如你的产能只有1吨,那么他就会开口说要3吨,因为产能达不到,再加上是国际贸易,所以小铟厂往往不敢贸然接单。”林炼焕介绍说,实际上,各家铟厂的情况基本已被日本买家摸透,然后这些日本买家就开始动用国内招聘的中间采购商几百斤几百斤地从这些小铟厂购买,以达到压价的目的。
  从自立矿冶厂、乘风有色金属等企业处也证实了这样的说法。据知情人士表示,日商从大量公开采购转为小量分散采购,一方面是在采购战略性极强的物资上避开国际市场的关注,另一方面巧妙利用采购时间差,扭曲正常的供求关系,并配合以舆论宣传、恶意打压来操纵市场价格,坐收渔利。
  “中小铟厂规模小,许多企业因资金缺乏,迫于生存的压力只能竞相压价出货,从而造成了长期以来极具战略储备意义的铟资源大量低价流失。”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更为严重的是,在铟产业链中,中国通过消耗大量的铟资源赚取微薄的利润,而日本等国却将每年从中国大量进口的低价铟加工成高端产品,再以高价卖给中国。铟靶材(ITO粉)就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铟是ITO靶材生产的主要原料,自1994年以来,国内有不少企业联合高校对相关技术进行研发,但至今无法掌握高品质ITO靶材制作所需之技术,这些技术目前主要被日本的几大公司掌握,日本矿业公司、三井产业等4家企业控制着全世界95%左右的ITO靶材市场份额。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株冶集团等国内公司曾与日本企业进行过谈判,但一直无法引进相关技术。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以目前的市场价格为例,中国出口精铟价格仅为每吨300万元左右,但从日本进口的铟靶材(ITO粉)高达每吨两三千万元,价格接近精铟的10倍,利润可见一般。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