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江西省稀土产业发展分析
2010年11月08日 15:26 5408次浏览 来源: 江西有色网 分类: 稀土 作者: 沈祝芬
11月8日消息 江西是我国离子型稀土的发祥地,具有40年的开采历史。稀土产业经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稀土矿山、冶炼、加工和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建筑施工、产品检测、科研教育等部门构成的完整产业体系,形成了稀土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稀土金属及合金、稀土材料等品种较齐全的稀土产业链。江西省目前拥有稀土企业51家(不含在建企业);其中经认定具有出口资质的企业有五家: 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世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 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西省证监局2009年7月正式向外公布的13家拟上市公司之一。江西省稀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全国同行业的三分之一。
一、江西省稀土产业基本情况
(一)资源
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的统计资料,截止2008年底,江西省稀土保有资源储量87万吨,其中重稀土氧化物56.63万吨,离子型稀土远景储量近1000万吨。江西省稀土配分类型齐全,尤以富含铽、镝、铕、钇等高价值的中、重稀土元素为世界所瞩目;是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
(二)产业链各环节情况
矿山开采。共有稀土采矿权人89个,其中赣州88个,吉安1个。2004年赣州市政府牵头整合全市稀土矿山,将全市所有稀土矿山采矿权作价入股,组建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为赣州稀土矿山唯一的采矿权人,对全市稀土矿山统一规划、统一开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吉安稀土矿山长年停产。江西省稀土矿山年生产能力约为1.2万吨/年混合稀土矿。
稀土分离。稀土分离企业17家,离子型稀土矿分离能力4万吨/年。
稀土金属。稀土金属冶炼企业9家,金属生产能力1.8万吨/年。
稀土材料。永磁材料生产企业14家,钕铁硼生产能力(含在建)1.6万吨/年;稀土荧光材料及荧光粉生产企业7家(含在建),生产能力3000吨/年;储氢合金粉生产企业2家,生产能力2600吨/年;稀土合金添加剂企业1家,生产钇基重稀土复合球化剂、钇基稀土钢用复合变质剂、钇基重稀土铜添加剂等8000吨/年。
(三)产量和收入
2010年1-9月,稀土矿产品产量6354吨,稀土冶炼分离产品9374吨;生产单一稀土金属1.17万吨,同比增长30.10%。稀土销售收入100.70亿元,同比增长30.10%;利税14.12亿元,同比增长168.89%;其中利润7.68亿元,同比增长310.94%。。
预计2010年稀土矿产品产量8500吨,稀土冶炼分离产品12500吨,生产单一稀土金属1.49万吨。稀土收入135亿元,实现利润9亿元。
预计到2015年,稀土矿产品产量9000吨,稀土冶炼分离产品13000吨,生产单一稀土金属2万吨。稀土产业值400亿元,实现利润30亿元。
二、江西省稀土产业的比较分析
(一)独特的资源优势。按照稀土资源分布情况,我国的稀土矿划分为南、北、西三大区,南区为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广西,北区为内蒙古、山东,西区为四川。2009年至2015年,我国的轻稀土矿,将重点发展内蒙古和四川,有条件性地发展山东。而中重稀土,则将重点发展江西、广东、福建。我国稀土因资源情况分为南北稀土,北方稀土主要指内蒙包头和四川稀土,南方稀土主要指以江西为代表的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省的南方离子型稀土。在稀土材料中,稀土永磁材料需要镨、钕、钐、镝、铽等稀土原料,彩色荧光粉需要铈、钇、铕、铽等稀土原料,贮氢材料需要镧、铈等稀土原料。南方稀土有别于北方稀土,富含铽、镝、铕、钇等重稀土元素,是稀土磁性材料、发光材料生产的重要元素。有关专家预计,十年内磁性材料和发光材料的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达近20%。
(二)在南方稀土中,江西省稀土产业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稀土金属及合金规模具有比较优势,在稀土材料特别是高端材料仍有差距。在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和产业中,江西省具有发展优势、占有重要份额。国家每年下达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产品生产指令性计划中,江西省均占50%以上,离子型稀土冶炼分离规模约占全国的60%,稀土金属生产能力约占国的60%。稀土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在国内也占有一定的份额,但与江西省在南方稀土资源所占份额相比仍有差距。近几年来江西省实施资源招商战略,先后引进了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横店集团英洛华磁业公司、浙江东磁公司、日本昭和株式会社等国内外行业顶尖战略投资者,不断发展精深加工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对提高江西省稀土产品特别是高端稀土材料产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具有重要作用。稀土是国家保护性开采矿种,国家实施开采总量控制,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严格按国家指令性生产计划生产,决定了稀土产业不可能和钢铁产业、铜产业一样以量取胜,必须从高端产品找出路,必须从产业链延伸方向找出路。
(三)江西省稀土产业在部分领域具有原创技术,在新材料方面缺泛领军人物。矿山开采普遍推广了原地浸矿开采技术,开采区的生态得到较好的保护,资源利用率提高了30%,江西省稀土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稀土分离企业普遍采取了模糊萃取、钙皂、钠皂等新工艺,产品总回收率达到93%以上。江西省稀土分离企业生产技术和企业规模比较适宜南方离子型稀土的特点,生产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自主研发的金属加工设备向大型化发展,从3000安、4000安再发展到10000安、25000安,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中重稀土合金、稀土铸铁等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但是,在高端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的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有较大的差距,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日本日亚化工生产的稀土荧光粉依靠品质优势,售价一直高出市场水平,它的YAG:Ce黄色荧光粉,市场占有率最高。日本作为制造业强国,在节能环保、绿色能源领域优势明显,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太阳能电池等技术更是全球领先。目前大多数稀土高端应用产品仍然被美、日等发达国家垄断。
三、对策与措施
(一)根据江西省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选择稀土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资源的匮乏加上生产成本的增高,使得发达国家的稀土新材料加工被迫转向中国转移、向资源地转移。如美国麦克昆磁公司已经关闭其在本土的磁厂并将其磁粉生产线搬迁天津,日本精工爱普生公司将粘结钕铁硼工厂全部落户上海。根据江西省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我们选择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钕铁硼磁体和中、重稀土氧化物→稀土荧光粉为稀土产业重点发展产业链,稳步增加稀土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稀土金属及合金产量,重点发展高端永磁材料和发光材料。打造国家级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
(二)加强政府在资源开发、产业升级改造、企业兼并重组方面的调控和引导。江西省稀土矿业、稀土冶炼具有产业先发优势,在国家总量控制和指令性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南方离子型稀土产业规模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占全国重要份额。进一步规范稀土采矿秩序,杜绝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乱采乱挖等现象,严格执行国家指令性生产计划,确保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确保江西省稀土产业在南方稀土类产业中占有应有的份额。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将资源优先配置给稀土产业中技术先进、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用先进技术、装备改造现有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引导企业根据生产要素进行兼并重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三)增强稀土产业软实力,提高稀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十.五”以来,江西省在资源地形成了以赣州市为中心的离子型稀土开发利用产业化基地,稀土永磁材料,永磁电机,稀土荧光粉及节能灯,储氢合金,高纯稀土金属及合金,稀土特种陶瓷,高纯超高纯稀土化合物等稀土新材料及其应用领域都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装备水平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但是产品品种、质量和工艺水平尚不能满足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的需求,产品价格也缺乏竞争优势。必须积极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稀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积极营造优越的创新环境,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走引进—吸收—创新的道路,形成引领稀土产业未来发展潮流的核心企业。建议由江西稀有稀土钨业控股集团公司牵头,尽快恢复“国家南方稀土工程技术中心”的实质性申报、筹备和运作工作。借助“国家南方稀土工程技术中心”的平台,强化与国家部委的联系,推进与国内外稀土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解决离子型稀土开发应用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区域自主研发、承接成果转化和消化吸收的能力,促进离子型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实施的稀土开采、出口总量控制,迫使国外稀土高技术出口政策有所松动,要及时跟进,以资源优势换取国外在稀土高端材料的项目投资或技术投资,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四)与其它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江西省确立了光伏、新能源及动力汽车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以绿色生态为前提,以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为根本、以创造更大经济价值造福民生为目标。这些都对稀土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是永磁电机、绿色照明的重要原材料,是光伏、新能源及动力汽车、绿色照明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我们选择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钕铁硼磁体和中、重稀土氧化物→稀土荧光粉延伸产业链,发展永磁电机、绿色照明灯具等,形成跨行业的产业链,稀土磁性材料产业链: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钕铁硼磁体→稀土永磁电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配套产品等;稀土发光材料产业链:中、重稀土氧化物→稀土荧光粉→照明电器、显示器等。
稀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十分广阔,更多的领域和应用等待我们探索。江西重稀土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必将为江西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