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互搏上演稀土攻心计 放风不依赖中国
2010年10月15日 8:57 4979次浏览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分类: 稀土 作者: 黄烨
10月15日消息 稀土博弈的背后,潜藏着美日打压中国的阴谋:一方面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逼迫中国放弃稀土出口政策,进而通过技术优势掌控中国无法掌握的稀土定价权;另一方面,通过国际上的政治施压,借口稀土掀起货币战与贸易战,打垮中国
或许在美国和日本看来,现在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时候。10月14日,有消息称,澳大利亚稀土公司Lynas本周宣布与一家日本主要稀土客户签订大单供给协议。该消息还表示,Lynas和美国仅存的稀土矿公司Molycorp均希望“打破稀土市场几乎被中国垄断的局面”,并成为稀土买家的“救生索”。
高调放风不依赖中国
说到Lynas,中国企业并不陌生,因为去年中国有色曾欲并购该企业。而此番与日本的合作则让Lynas再次高调进入国人眼帘。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举动是日本对外暗示不再依赖中国稀土资源的信号。
事实上,不光日本,发达国家近期一直在加大本国及其他稀土大国的资源开发力度。据悉,美国Molycorp决定重新开启加州的帕斯山稀土矿,预计2012年有2万吨的产量。日本的丰田公司宣称,今后5年间将投资400亿日元开发稀土矿,在2013年之前投入400亿日元开发以稀土为中心的事业。
公开资料显示,更早前,美国磁体产业界领袖今年2月也写信给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呼吁奥巴马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并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稀土资源的开采与加工进行恢复重建。但在分析人士看来,美日等国想要打破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独占97%资源的现状还需时日。
公开较劲不放过中国
然而,美日总是这般“纠结”地“惦记”着中国——这厢高调暗示“不想再依赖”中国稀土,那厢仍在公开场合与中国的稀土出口政策较劲。同样在昨日,美国《纽约时报》老调重弹,“许多美国企业都对中国自2006年以来下调稀土资源的出口量表示出不满。”报道并称,“中国限制稀土资源出口的政策使中国的制造商获益,并让国外对手处于不利境地。”
事实上,西方舆论最近就爱拿中国稀土“说事儿”。他们不仅大力宣扬诸如“中国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的流言,更援引美国和日本贸易官员的话称,将就中国的稀土政策上诉到WTO。不过,法律专家认为,其胜诉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中国官方从未说过要禁止出口稀土资源。
除官方施压之外,相关的利益方也在行动。稍早前,日本财团代表就以稀土为例,煞有其事地称,“日本经济已步入了需要正视‘中国风险’的时代了。”
处处刁难的同时,美日均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0月6日举行的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上,关于稀土政策的再次表态:“对稀土加以管理和控制是必要的,但决不会封锁。”温家宝说,中国不会把稀土作为讨价还价的工具,“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攻心为上打压中国
“美日忽左忽右,使的是一出攻心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记者表示,美日两国所使出的各种伎俩,不过是为了在与中国的稀土博弈中取得“好价钱”,并借助与其他稀土大国的合作和对中国的直接施压达到最终目的。
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则对记者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稀土博弈的背后,潜藏着两国的阴谋——打压中国。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逼迫中国放弃稀土出口收紧的政策,进而通过技术优势掌控中国一直以来无法掌握的稀土定价权;另一方面,通过国际上的政治施压,让中国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并借口稀土掀起可能的货币战与贸易战,打垮中国。”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曾有专家告诉本报记者,美日等国近年通过不断从我国进口稀土,及直接间接参股中国的稀土开发,已经获取了十年乃至几十年的战略储备资源,专家甚至断言:“他们根本不缺稀土”。
“在复杂形势下,中国还是要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能为相关国家的伎俩所蛊惑。”孙立坚指出,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还是要积极坚定地谋取稀土资源的定价权,并尽力掌握稀土加工的先进技术。
的确,“攘外必先安内”。对中国来说,保护珍贵的稀土资源也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中国稀土走私生意猖獗,海关查获不力。据业内人士透露,公认的年稀土走私量达2万吨左右,中国海关从2008年到现在仅查获稀土走私量约16000多吨。面对美日“外患”,巨大的走私量对中国稀土业来说无疑是必须首先解决的“内忧”。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