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管理市场面临30万人才缺口

2010年08月24日 10:14 208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人才资讯

  企业如何进行融资管理与创新?如何进行资本运作和理财投资?如何进行海外并购及国际财务管理?有人认为,金融危机带给国内企业的影响还没有过去,中国企业如何灵活应用财务管理手段来渡过难关,这成为了目前很多CEO在思考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了忧虑,中国入世后需要大量具有国际水平的专业财务管理师。特别是在公司国际性融资、合并、上市及收购等方面,国际财务管理师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此类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市场目前却面临着巨大的缺口。
  市场现状
  战略专家匮乏

  对于目前国内的财务管理市场,也有人会有这样的质疑——中国现有财会人员有1200多万,每年由大学、中专补充的一般财会人员也将近30万。此外,社会上各种“会计培训班”、“会计证考前培训班”、“新准则讲解班”等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人才怎么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呢?

  据悉,随着中国入世后与国际公司的财务体制接轨,以及今年金融危机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公司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巨大转移,由单一的记账变为为企业绩效改善提供专业建议、为各级经理和公司整体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由原来的记录交易逐步转移到投资、融资和资本运营管理等。这种转移使财务管理人员花在编制报表和提供报告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花在通过财务分析促进企业价值增长及协调企业综合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让财务管理人员的角色由传统的着重于财务数据处理的“计数专家”成为企业战略管理者。

  目前国内的现状是,会计人才过剩,但是财务管理人才奇缺。根据有关报道,在南京的求职者中,财会、出纳等职位的供求比例,竟然达到了46:1。而在广州、西安、重庆三大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需求排行榜前10的职位,都没有出现会计类职位的身影。

  对于目前整个财务管理市场的巨大需求现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总会计师协会会长张佑才也表示,目前中国大约急需30万财务总监类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而据国际财务管理协会(IFMA)中国总部的统计,截至2009年1月31日,中国地区持有国际财务管理师(IFM)证书者人数仅有10000多人。中国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还有很大的缺口尚待补充。

  应对策略

  规范国内市场

  伴随着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也出现了融资困难加剧、坏账风险增大、汇率风险提高等问题,针对此,财政部也在今年发布了《关于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特意提到了切实加强企业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需要,研究制订企业财务人员培训规划,结合企业财务工作实际,合理安排企业财务人员培训工作。加大企业财务人员培训力度,重点培训《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财务会计制度、财政企业政策及各类税收法律法规,提高财务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夯实企业财务工作基础。”

  市场的巨大缺口,以及政策面对于财务人员的规范化要求,由此而带来的高级财务管理考证热目前也悄然兴起,目前国际财务管理师(IFM)资质认证体系已正式在大陆地区推行,而一些在业内资深的优秀财务管理人才,也加入了这股考证热潮,按照他们的话说,是因为有危机意识。

  对于此类高级财务管理师的资格考核,此前的《关于对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加强管理的通知》规定强调:经审批和注册的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可等同于我国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效力。未经审核和注册的国外职业资格证书机构不得开展此类活动,其证书不能作为上岗和就业的依据。

  据悉,中国大陆国际财务管理师(IFM)资质认证体系已经开始推行,包括高级别(SIFM)在内的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了一些企业评定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主要标准。

  目前,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商业机会与企业可以雇佣到的合格管理人才之间的不平衡变得愈加严重。随着本轮经济危机的演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迫切需要一大批财务功底扎实且具备战略管理理念的财务人员。因此,企业对于拥有认证的财会人士的需求将继续维持在高位。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