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暗渡储能业 “飞轮储能”抢过铅酸电池
2010年07月13日 9:16 7741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铅锌资讯
7月8日,英利集团首席执行官苗连生在海南海口收获了两份喜悦:一是海南英利公司一期年产100兆瓦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二是当天交通银行海南分行给予了英利海南公司3.76亿元的授信贷款。
更早些时候,英利在河北保定刚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360亿元的授信贷款支持。
“不差钱”的情况下,苗连生更多考虑的是英利的下一个快速发展点在哪里?
在“六九硅业”、“熊猫电池”等秘密武器曝光后,苗连生选择的下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项目是飞轮储能设备生产。
“今年年底就可出样机,在‘十二五’期间将生产至少45万台。”苗连生首次向记者披露了英利生产飞轮储能设备的详细时间表。
“飞轮储能”产业化渐进
奉行“不捂热了不说”逻辑的苗连生,在海南向记者第一次透露了英利大储能项目的进展情况。
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20年,苗连生对公司竞争力秘密的保守,是出了名的。
“六九硅业”投资几十亿元,一直到试车生产时,才正式对外界亮相,之前英利甚至都没提过要做上游硅原料。
而更为神奇的是,2009年下半年正式投产的高效“熊猫电池”生产线,如今已经生产出了产品,英利集团总部办公室就位于这条生产线的三楼,但是至今这条生产线的真面目,公司以外的人,从未得知。
苗连生说出来了,也就意味着英利飞轮储能项目产业化生产已经不远。
记者获悉,大约在一个星期以前,由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大储能项目研究比较领先的院校的11名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受邀来到位于保定的英利大储能项目研究基地参观。
而这次国内大储能和光伏并网专家组的参观,正是英利第一次亮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正式产业化生产之前,征求行业内专家的意见。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参观完英利的大储能项目研究基地和国家光伏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专家们很是激动。有的专家就大储能项目已经搞了几十年的研究,但是缺乏产业化的实验平台。
当天,苗连生也专门赶回保定,与这些专家成员进行了交流。苗连生表示,英利愿意做国内大储能和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研究的实验平台。
苗连生在当天的座谈会上表示,英利愿意借助各位专家的科研力量,以智能通信和智能电网作为大储能项目产业化的切入点,尽快将大储能项目产业化。
这句话正透露出了英利飞轮储能项目的战略布局:智能通信和智能电网。
而记者从上述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英利的飞轮储能项目已经与国家电网等机构达成了合作协议,如果没有这些机构的支持,国内任何一家大储能设备生产企业都不敢贸然下水。
苗连生对本报记者表示,英利所做的大储能设备是采取飞轮储能的物理储能技术,目前已经取得了成果,年底就可以推出第一批样机。
他认为,飞轮储能具有诸多优点:储能密度大、效率高、成本低、寿命长、环境污染小、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储能技术之一。
但是,国内飞轮储能研究落后于国外10年左右,美国的风险资本介入下,飞轮储能设备已经做到每天仅耗费所储能的2%以下。
对于英利所做的飞轮储能设备科技含量,苗连生表示,已经超过了欧美,而且国产化率达到了80%,所有生产设备全是定制性的设备,没有采用购买进口设备的做法。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