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巨头回应重金属污染质疑 6家企业仍保持缄默
2010年06月25日 10:58 5381次浏览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类: 节能减排
依赖外包更需严管
采取何种措施既能让供应链变绿,又能维持竞争优势,兼得二者需要企业智慧,而在生产采购全球化的当前,更加需要企业责任。
记者发现,国际市场上外包业务方兴未艾,为相当数量的企业提供了规避环保标准限制的可能。马军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产业都已实现了全球的生产和采购,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国际品牌会把污染较重的生产环节外包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IT品牌如果不能对供应链的环境表现加以控制,那么它们自身做出的环境承诺,将无从实现”,马军认为,“所以我们认为它们应当把供应商的环境管理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以此次佳能的回应为例,不少企业对环境的管理仅仅停留在一级供应商,佳能公司称,“我们对是否满足我司的标准进行了评价,没有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供应商。”
而众环保组织认为,鉴于IT产业大量依赖外包生产,其对自身的环境管理仅放在一级供应商是不够的,有必要将环境管理沿供应链延伸。
环境管理应加强
马军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承担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包括IT在内的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包括新近流行的iPhone。所以对我们来讲,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以沃尔玛等国际服装卖场曾经的主要供货商之一、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就曾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据2006年6月广东省环保局披露的信息,这家企业每天偷排高浓度印染废水2万多吨。
通过34家环保组织的此番调研工作,人们看到一直被认为是绿色环保的IT企业,也可能变成污染大户。此次被环保组织、公众以及消费者“围剿”的29家IT品牌巨头中,一些品牌对其自身供应链条环境管理的漠视,也可见一斑。
如何让供应链的一抹绿色出现盎然生机并持续下去?“首先要确保供应商企业达标排放,能够遵守环保法规,至少不用那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作为供应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企业信息公开,来推动实现节能减排方面的持续改进。”马军说。
亦有专家表示,绿色供应链的建立,企业必须要在经营上加入绿色成本的考虑因素,同时致力于推动绿色供应链人才培养。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