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过剩已经成不争事实 症结在地方政府
2010年04月29日 9:49 1632次浏览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分类: 黑色金属 作者: 王超
4月2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五成的企业计划今年增加投资额。在制造业投资热点中,备受关注的钢铁行业依然榜上有名。报告显示,钢铁行业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
中国网的一组数据更是显示,1-2月,钢铁行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235.76亿元,同比上涨28.3%,相比2009年投资增速0.7%来说,钢铁企业的投资意愿已明显增强。
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奇怪:钢铁行业过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国家曾多次下达抑制过剩的调控政策。但是依然无法浇灭钢铁行业的高投资欲望。这里面的支撑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其症结就在于地方政府。”北京首创期货钢铁行业分析师汪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钢铁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还被地方政府当作政绩。”
汪晟还表示,对于小钢厂而言,其盈利水平不低于大钢厂(除去原材料因素),会给地方政府带来非常好的税收收益。小钢厂在社会大生产的背景下也更加具备价格优势,有不小的市场空间。
而且,中国各地GDP一直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城镇化的水平也在日益提高,钢铁的消耗量也是日益猛增。地方政府当然希望,这种基建原材料的利润都留在自己地方了。所以,地方小钢厂的冲动也不亚于大型钢厂。这一点在资源禀赋不是太高的地区表现得特别突出。
“地方保护主义”在钢铁行业整合,争取做大做强的进程中也有所体现。钢铁企业的并购大多数都在同省进行,很少能够跨省操作。例如,早在2007年就达成姻亲的包钢和宝钢,至今仍处在宝钢、地方政府和包钢三方谈判阶段,尚未能就重组达成共识。
“即使一些并购成功的企业也只是名义上的整合,供销等资源并没有统筹,依然在各走各的市场。”汪晟说。他表示,也正是由于上述的原因,造成了钢铁行业现在的局面:钢厂在北方,市场在南方,铁矿石在国外,各个环节都想在这里面分一杯羹。
对于如何解决现状,汪晟表示,并无太好的办法,不过着脚点应放在如何突破地方利益上。
可喜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两会期间透露,将在全国范围内出台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目前该指导意见已和《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一同上报国务院。相关人士认为,此次指导意见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将在更高层次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与汪晟相反,“我的钢铁”网总监徐向春认为,钢铁行业的投资回升“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国家对钢铁行业的调控是很严格的。去年,整个钢铁行业的投资基本上没有增长。今年1—3月份,钢铁行业投资的增长率为20%多,钢铁行业的投资还低于全国平均投资。”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不过,他也承认,国家还需要继续抑制控制钢铁行业过剩,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