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吨铁矿石压库疑为三大矿离间计

2009年05月21日 10:51 136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黑色金属

  原料进口量飙升在中国铁矿石市场上,正在被解读为虚假繁荣背后的阴谋。
  谁的阴谋?
  怀疑矛头主要指向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力拓(Rio Tinto)、必合必拓(BHP BillitonP)和淡水河谷(Companhia Vale Do Rio Doce)。今年铁矿石价格谈判胶着不前,可是前四个月1.8亿吨的进口量却加深了人们对三巨头是否还会“认清形势”乖乖降价的敏感程度。
  围绕这些被认为是超量铁矿石究竟是谁运进来的问题,外界也在展开种种讨论,三巨头、贸易商和中国钢厂似乎都参与其中,当然,这种讨论的背后是人们更想看清楚今年中国钢铁市场的走势。
  进口阴谋论
  “严格来讲,在全国钢产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增加确实有点不正常。”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新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中国海关5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铁矿石进口5700万吨,创造了历史新高。中国铁矿石进口今年以来连续4个月攀升,累计进口18846万吨,增长22.9%。
  庞大的进口数据也引起了巨大争议,中国钢铁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已经是众所周知,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就表示,今年钢铁业产能过剩可能达到30%。尤其是金融危机导致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的原料进口量却急剧攀升,实属非比寻常。
  一个被多次引用的数字是,中国钢厂和各港口铁矿石库存已经超过1亿吨,即使三个月不进口也够用,那么究竟是谁把铁矿石运进来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的看法是,除了“倒爷”(即贸易商和小钢厂)进口外,更大的原因是国际三大矿石巨头在没有买家情况下,自己运输铁矿石到中国。
  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付瑶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去年贸易商集体赔钱,但是经过今年三四月份的价格低谷后,各方普遍感觉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贸易商也心里有谱了,于是在铁矿石价格较低时及时出手进货。
  被怀疑对象国际矿业三大巨头和中间贸易商认为,他们都在“投机倒把”,赌中国经济的好转促使需求增加进而抬高铁矿石价格。
  谈判烟雾弹?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用近乎严厉的口气告诉外界,进口大量增加是不利于中方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的立场。这种姿态使外界更加怀疑,进口大量增加是不是外方降低中方谈判筹码的“离间计”。
  对于2009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来说,中方钢企一直有底气坚持三大巨头应该大幅降低铁矿石价格,理由是铁矿石价格经过多年疯涨后需要回调,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机导致市场需求萎缩严重。
  不过中外双方对降价多少分歧严重,中方一直坚持认为应该最少降40%,但是三大巨头只肯下调20%左右,这也是今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停滞不前的关键。前几日,力拓甚至威胁,如果达不成协议,就终止合约,中方则针锋相对,单尚华对新华社记者说,力拓“嘴硬”是没有用的。
  业内分析师也对记者表示,这种局面很难说谁会最终胜出,毕竟就市场规律来说,铁矿石价格也不可能继续坚挺,市场是有利于中方的立场的。不过,现在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增加,等于是给了三巨头拒不降价或小幅降价的“借口”,由此不难理解中方的反应。
  分析人士认为,进口铁矿石数据攀升对于价格谈判所能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每年的价格谈判是综合因素的考量,是由包括国际贸易、汇率和金融市场等多方面决定的。
  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付瑶认为,此次中国大量进口铁矿石也可以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海运费便宜导致的贸易投机因素外,在中国经济刺激措施引领下,市场需求也有一定拉升作用。其实往年每到四五月份,铁矿石进口量都会出现小幅上涨,这主要是为了满足钢厂的生产计划。
  上述青岛的贸易商也表示,短期内铁矿石价格可能会出现反弹,长远来看,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则必然增加,这也是市场投机兴起的必然。因为外界对中国经济和中国钢产量充满信心。
  这种预期也导致中国政府紧急限制国内不合理的钢产量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5月14日公布了《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该通报说,各地中小钢厂,借助其成本优势,生产恢复较快,增产存在较大盲目性,已建成的大型生产装置,也在筹划试车投产,产能将进一步增加。
  该通报要求坚决遏制产量过快增长。对落后钢铁企业、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要研究进一步减少进口铁矿石中间贸易商数量的措施,认真推行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制止大量囤积铁矿石和转手高价倒卖的行为。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