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变废为宝 力推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
2010年03月02日 11:25 1093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三、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再制造”是资源再生利用的高级形式,循环经济工作的开展,将“再制造”产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再制造”主要是针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再制造,是把到达使用寿命的产品通过修复和技术改造使其达到甚至超过原型产品性能的加工过程。再制造是实现循环经济“再利用”原则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也是实现废旧机电产品循环利用最重要的措施。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利于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对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
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由于资金和资源缺乏,对一些汽车等实施再制造。进入21世纪,由于全球矿产资源短缺和对环境改善的高标准,再制造已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选择。我国再制造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推动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在汽车行业选择了14家企业开展再制造的试点工作,其中,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累计生产再制造发动机近2万台,旧件利用率提高到70%,共实现节能2812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2吨。利用废旧金属:钢铁7750吨,铝750吨,铜250吨。在国家试点的激励下,不少企业积极响应,纷纷开展再制造的尝试工作,可以预见,在国家的推动和引导下,再制造这一体现“3R“原则,有利于节能、节材的新兴产业将不断发展壮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成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朝阳产业。
我国资源回收再生利用产业近年来在循环经济的推动下发展迅速,走过了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集散到专业、从专业到产业、从污染到环保的发展历程。随着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我国的内陆及沿海地区形成了一大批以回收集散、拆解分选及再生利用为主的市场群落,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以及内陆部分地区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集散及拆解市场,一些原来对再生资源不够重视的大企业纷纷涉足,一批规模化、起点高、工艺装备先进的项目开始建设并相继投产,初步形成了回收、分选、拆解到生产加工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为我国基础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四、循环经济的低碳、减排效果开始显现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发展循环经济高度重视,纷纷根据各地特点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综合利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低碳减排等环境友好的效果。天津市致力于推动多层次、多类型的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工作,创新发展,形成了5种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006-2008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3年累计下降9.4%;化学需氧量3年累计下降8.8%。重庆市结合淘汰落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采取加强领导、规划先行、健全机制、狠抓重点、政策引导、技术推动、加大投入、全民行动等措施积极推动产业循环组合、引导企业循环式生产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7年下降10.4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26%。山西省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专项安排淘汰落后补助资金,2007-2008年全省共淘汰钢铁落后产能约3400万吨,焦炭1700万吨,水泥1100万吨,实现从源头上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