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丰富的矿产和主导产业

2009年05月18日 13:44 56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5月14日消息    凉山矿产资源得天独厚,被称为“中国的乌拉尔”。其中钒钛磁铁矿仅次于攀枝花,富铁矿保有量占全省的86.60%,铜的金属持有量占四川省的70%,铅、锌矿占全省的60%,锡矿占全省的74%,稀土矿资源居全国第二、西南第一,煤矿持有储量5亿多吨。但长期以来,凉山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一直被极其粗放的方式开采和出卖。以初级产品为主,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精深加工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不高、缺乏骨干企业、产业链条短……
  “输出资源,留下污染;输出财富,留下贫困。”这种拼资源、拼消耗、拼环境容量的粗放生产发展模式,弊端日益显现。
  凉山的付出与收益极不平衡。
  发展路线怎么选择,关键是资源如何配置。
  凉山的思路十分清晰: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
  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资源配置中的公平合理,可以驱使资源向大的项目、大的产业、最有实力的企业集中。
  计划经济也可以开发资源,但市场经济能把资源开发做得更好。
  甘洛成为四川省市场化配置国有矿山资源的典范。
  ——将依法收回的10宗矿权全部公开拍卖,矿权收益5.3亿元,是起拍价的6.3倍。甘洛县铅锌矿拍卖收益相当于该县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2倍。市场化配置使这里第一次引进了一流的生产企业;第一次将解决环保安全等问题作为资源开采的前置条件;第一次走上了科学规划集约开发之路。
  优势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换来的是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和丰厚的回报。会理满矿投资6600万元建设80万吨低品位赤铁矿洗选技改项目,把曾经一文不值的废矿和低品位红矿,洗选成含铁量58%—60%的商品矿,用洗选出来的商品矿再生产含铁量58%的氧化球团,用氧化球团进行电冶,生产含铁量90%以上的金属球团,每吨价值上升到3000元,用金属球团生产特殊钢,每吨价值高达100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综合利用资源的新路。从矿石开采、洗选、球团延伸出的产业链产生的是一年50个亿的产值。
  整合优势企业、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凉山着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
  “打造十亿级工业园区”。凉山提出目标,并迅速落实——今年9月1日,州政府与云铜合作项目——铜镍冶金工程项目在会理力马河工业集中区奠基,这是一个投资10亿,建成后将达到生产30万吨硫酸、1万吨金属镍、10万吨阳极铜生产能力、产值可达100亿的项目。
  工业园区催生了产业聚集发展,工业园区成为了凉山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的重要载体。
  今年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1.93亿元,同比增长32%,高出全省平均增幅7.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四,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
  矿产资源的总量有限和不可再生,决定了资源型经济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最大效益、最可持续地发挥资源的价值。
  一方面是借市场调节这只“无形之手”实现资源的综合效应:
  丰富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使凉山水电资源与矿产资源相融互动,走电矿、电冶结合的产业深度发展之路有了充分的资源储备和比较优势。水电产业以构建电源开发建设、输电网络建设和电冶高载能工业三大平台为基础,延长水电开发产业链,构建电冶结合的产业发展大平台。
  另一方面以政府调控这只“有形之手”弥补和抑制市场调节的某些不足,以保证经济全面发展。
  2006年4月1日,《凉山州重要工业品价格调节基金征集使用管理办法》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令的形式发布。州政府对我州几宗主要的矿产资源开征价格调节基金。这是凉山首次对重要资源以原矿形式出境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这意味着,凉山捂紧了资源口袋,抬高了使用资源的“门槛”。
  这是政府着眼于资源长期发展战略的一步棋。
  州经委主任许维说:“这是政府促使企业把资源和产业捆在一起运作,在凉山搞深加工,以此推进凉山的产业化进程。”
  资源和产业的距离越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过程就越快,企业开发资源的成本就越低。政府和企业因此有了共识——实施资源本地化发展战略,把项目和资源打捆。
  双方在资源和产业的结合上开始同步。
  ——云铜在会理新建10万吨粗铜、30万吨硫酸、1万吨硫酸镍项目已开始筹建,并进入设计中试阶段。
  ——江铜拟与康铜合作,形成10万吨粗铜、30万吨硫酸产能以及废渣铜回收加工、稀贵金属回收项目。
  与河南豫光已初步达成共识,在甘洛建设5万吨/年铅锌冶炼项目。
  重钢、宝钢、成钢……
  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的紧密结合,正酝酿着新的产业增长点。

责任编辑:l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