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钢铁产量过快增长 工信部急发限产令
2009年05月14日 9:42 150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黑色金属
5月14消息 工信部下发《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不仅史无前例地要求钢铁企业严格按需生产,更商请商业银行从资金贷款上钳制产量过快增长。但业内人士指出,各地钢铁企业在“保增长、保就业”目标及固定资产投资高企环境下,如何开展“去产能化”的限产保价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近日,国内媒体曝光一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全国各省市区工业主管部门和各大型钢铁企业下发的《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其中,工信部明确提出坚决遏制钢铁产量过快增长,责令列入淘汰类的落后炼铁、炼钢、轧钢生产线停止生产,已经停产的严禁死灰复燃;要求进一步加大银企衔接工作力度,对落后钢铁企业、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
虽然工信部网站并没有发布此紧急通报,但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证实了这一消息,“钢协已经收到通报,并且正在按照通报组织钢铁生产企业对热轧板、冷轧板、中厚板等产能严重过剩的品种实行自律性限产措施。”同时,单尚华也坦言,遏制产量是中国钢铁业的老话题,但这次力度比以往都要大。
此次工信部下发的钢铁行业紧急通报实属首次,也从侧面反映当前经济形势下钢铁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向世华财讯表示,工信部作为政府部门,首次发布遏制钢铁产量的紧急通报,影响力要大于早前中钢协发布的自律公约,但能得到多少地方商业银行配合不便预测。目前中国钢铁业钢铁产业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的节奏出现失衡,直接造成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其中又以板材过剩尤为突出。从冶金设备技术上来看,这些板材产能存在不可逆的一面,很难再通过改造回头生产长材。该人士指出,钢铁产业能够“主动”调整,但是却只能“被动”等待振兴,因为当前有效需求下降不是钢铁业竞争力下降,钢铁产业振兴取决于下游房地产等用钢产业的振兴和国内外经济好转。
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4月国内生产粗钢4,341万吨,折合日产粗钢水平为144.7万吨,相当于全年5.3亿吨,这既超过08年50,048.8万吨的生产水平,也远超出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中提出的09年粗钢产量4.6亿吨目标。
对于限产保价,大中型钢企似乎有话要说。首钢总公司销售公司相关人士表示,首钢目前还没有接到这份通报,但是首钢一直处于限产状态中,目前产量弹性大的是中小钢厂,他们复产停工更为自如。一位唐山地区的贸易商表示,只要有订单,唐山地区的小钢厂可以只用一天时间将10万吨的钢材送货上门,生产配送的速度惊人,且这样的小钢厂在唐山随处可见。据悉,由于四川地区灾后重建对建筑钢材旺盛需求,近半年来当地迅速兴起多家地条钢厂。
钢材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原材料,长期需求仍相对乐观。但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遭遇调整周期的前提下,中国钢铁行业处境变得较为尴尬。一方面,钢企需要“去产能化”,即通过限产保价,增加企业盈利,中钢协曾估计当前钢铁产能过剩1.6亿吨,但是如何引导落后产能退出,完善退出补偿机制,相关部门却始终没有明确;另一方面,作为各地经济支柱企业,钢企承担着“保增长、保就业”重任,以陕西省白河县为例,09年政府首要工作中赫然写着“保产能保稳定”,并在当前高度依靠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宏观环境下,与投资相关的钢铁生产确实存在回升空间,这也是近期钢价持续低位运行,钢厂亏损面扩大,而产量却持续高位的重要原因。
国家信息中心二季度经济预测分析报告中明确指出,二季度工业生产“去库存化”过程即将结束,将进入“去产能化阶段”,消化过剩产能任务将更加沉重复杂,因为当前需要消化的过剩产能规模空前且过剩产能结构情况复杂。因此,未来漫长而严峻的“去产能化”过程可能导致经济运行出现波折起伏。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